“这些年腹部总是隐隐作痛,究竟得了什么病?医生快帮我瞧瞧吧……”小朱(化名)是扬州人,今年40岁,在一家单位从事销售一职。这两天,他在妻子的医院心理门诊咨询就诊。
原来,早在20年前,小朱还在上大学时,右上腹时不时感觉疼痛。医院做检查,但结果显示并无异常。这些年,小朱一直带着莫名的病痛过日子,前几年腹部疼得难以忍受时,医院检查。可是,多项检查下来,依旧查不出病症。
“会不会是心理方面原因导致身体出现疼痛?”最近,家人的猜测点醒了小朱,他这才想到向心理专家咨询。
(网络图片)
右上腹疼痛20年,反复检查却无器质性病变
小朱过去家住农村,当时村庄上考取大学的孩子并不多。小朱为了给自己和家人争口气,考取了理想的一所大学。他在大学里勤奋刻苦,20岁时有考研的打算。“还记得考研复习那段时间,天气很冷,我每天都十分紧张,将复习时间排得满满的!”小朱坦言,有天晚上他突然感觉右上腹肌肉紧张,按压时有痛感。
小朱起初不以为意,以为只是暂时情况。接下来的数天内,这样的情况反复出现。医院检查,当时并未查出问题。医生建议留院观察,第二天做了全身检查,始终没查出问题。医生推测小朱可能疲劳导致,建议他好好休息,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回校后,小朱听医生嘱咐,感觉情况略有好转。之后的日子里,小朱时不时还会出现相同症状,以至于令他考研没能继续下去。工作后,小朱有了积蓄,工作节奏较快,还会出现右上腹疼痛的情况。“很多时候心里想着右腹部位,疼痛感就加剧,不注意时就感觉不疼了!”最令他奇怪的是,尽管注意劳逸结合,但疼痛感并未减轻,还出现“游走性”,即一会儿转到左上腹,一会儿又转到腰部。
为了莫名的疼痛,小朱还多次到外地检查,但每次做完胃镜、腹部CT、彩超等多项检查,结果显示都无器质性病变。小朱越想越害怕,心想:“我该不会得了一种无法治疗的怪病吧?”
前段时间,医院检查时,医生同样没查出身体有任何毛病。但医生推测,小朱的表现和“躯体化障碍”很相似。于是,医生开了相关药物,小朱服用后感觉情况有好转。
患上“躯体化障碍”,与背后一段故事有关
春节将至,最近小朱在工作上压力颇大,入睡困难。而之前一直无法治愈的腹部疼痛等病症又再度“纠缠”,家人想到之前上海医生的推断,医院就诊。负责接诊的心理专家周朝昀了解情况后,最终断定他所患的是“躯体化障碍”。周朝昀分析,该病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一组神经症。
怎么会患上这种病?周朝昀在与他交谈中了解到,在小朱18岁时,他的父亲因肝病去世。父亲去世前曾嘱咐他好好学习,承担照顾母亲的责任。小朱将父亲嘱咐和临终前的疼痛,都深深记在脑海中。之后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尽力做到最好。周朝昀还了解到,小朱个性偏内向、好强。平时和家人、同事只谈论工作,很少透露内心世界,很少释放感情。
大学期间,小朱第一次感到疼痛时,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害怕不能实现对父亲的诺言。“这种强烈的焦虑感令他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