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姚军医生。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庸人,但也有很多的庸医,这些人他严循古道,但是不理解古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很简单地举一个例子,“秋冬进补”这四个字,因为秋冬季节马上要到了,很多人就开始吃补药。秋冬季进补有没有问题呢?没有问题,因为我们中医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冬就是主收藏的季节,就是应该要补的。但是到了现代,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跟以前完全不同了,我们现在是劳作的少,而且吃得又多,其实我们的身体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的虚弱了,我们现在更多反而是太过于臃滞、吃了很多不消化、不吸收的东西,堵在身体里面没有排出去,这个时候你往里面补,实际上是非常不合适的,这个时候应该要通。
我们身体里面最大的垃圾是什么呢?就是痰湿。为什么痰湿这么重?平时动得少,吃得多、摄入得多、消耗得少,自然而然身体里面就堆积了大量的痰湿。当然不是所有吃得多的人一定就痰湿,还是看脾胃的功能好不好,如果脾胃功能好,把这些吃进去的东西都能够运化掉、消化掉、吸收掉,那身体会变得强壮,而不是会堆积痰湿。但是脾虚的人就特别容易出现这种痰湿重的情况,痰湿重有什么症状表现?有10大症状表现,我给大家列举一下,你们看一看你们自己身上有没有。第一种是经常感到胸口或者是腹部觉得非常的胀满、有时候胸闷,感觉整个人这个气喘不过来,肚子又很胀,总是不舒服,吃什么东西好像又没有胃口;第二种是感觉到身体比较的沉重、不轻快,觉得走路好像在水里面一样,总是不太灵活;第三种是肚囊比较大,可能你全身都胖、肚囊大,这个很好理解,但还有一些人他全身不胖,他甚至是瘦的,肚囊也大,这个就也是很典型的痰湿重的表现;第四种是额头经常冒油光,甚至长痘痘,甚至头皮里面也会长痘痘、冒油,甚至出现这种脂溢性的脱发;第五种是眼睛经常容易水肿,很多人说晚上不能喝水,为什么呢?担心晚上喝水第二天眼睛容易肿,这就说明你脾虚,脾虚对水分的代谢能力出现了问题,容易水肿,所以容易水肿也是脾虚的一个表现;第六种是嘴巴里面经常有那种黏腻的感觉,喝水好像也不能改善这种感觉;第七种是经常感觉有痰,尤其是喉咙有痰,有点咳不出来、咽不下去的感觉;第八种是你的舌苔,舌头很厚、很腻,这绝对是痰湿;第九种是大便粘腻、不成型,黏马桶,可能你是拉了,但是拉得不爽,感觉好像没有拉干净;第十种是稍微吃一点油腻的东西,马上就要去拉肚子,马上的大便就不成形了。
那么以上十种表现我不知道你有几点,点数越多症状越明显,那就说明你的痰湿是越重的,就应该要去痰湿。去痰湿怎么去呢?我们现在把它总结为四点:第一种是一定要减少摄入痰湿,没有人说我直接吃湿气的,不是这么说的,但是很多时候你是把湿气不知不觉地吃进肚子里面了,比如说一些特别精致的食物、零食、饮料、小蛋糕、马卡龙,这些都是带着湿气的东西,还有一些糖水、甜汤、还有一些特别滋润的肥肉、五花肉等等,这些都是带着湿气的食物。要祛湿的话,这些食物就应该控制一下,偶尔吃一吃就可以了,不要经常去吃;第二种是注意健脾胃,只有脾虚的人,才不太容易把这些痰湿、湿气代谢掉,所以健脾胃是非常重要的,从根源上把湿气给去除掉;这里要说到一个经典的食疗配方四神汤,如果你湿气重呢,加个10到15克的陈皮薏仁一起煮,白天放在办公室喝一喝,健脾胃、祛湿效果还是很不错的。第三种就是要利尿祛湿,我们中医讲湿气去除的途径,大小便是非常非常重要,多喝水,通过大小便把湿气给它排出去,也是很好的一个途径;第四种是发汗祛湿,我们中医所说的玄府,就是毛孔。毛孔通过运动,泡脚,通过出汗的方式给它排出去,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出太多的汗;第二个,月经量如果比较多的人,在月经周期的那几天就不要泡脚了。
那么前面所说的四个方法,从内而外、从上到下,是一个非常立体的这个祛除内湿的方案。再跟大家分享下内湿跟外湿的区别。内湿很典型的一个标志是齿印非常的明显,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齿印。再回顾一下前面所讲到的,为什么不建议大家秋冬进补呢?因为秋冬季节跟春夏季节不一样,春夏季节是外界环境里面的湿气非常的明显,这个叫做外湿。所以你在春夏季节去湿,其实大部分时候都是用来对抗外湿,对抗外界的湿气。到了秋冬季节,外界的湿气慢慢减轻了,因为天气干燥了,整个环境里面没有那么多的湿气了。那这个时候你更应该着重去祛内湿,秋冬季节无论是健脾胃、祛湿、发汗等等,它都是更好的能够帮助你去内湿。大家一定要记住根据个人的体质、根据现代环境的需要,我建议如果你是有湿气的,更应该着重在秋冬季节祛湿。欢迎点赞+